三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十一(一)国学片段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我是小助手 1、 聆、察、鉴、辨:细听、审视、观察、辨别。2、 贻(y í):遗留,留下。3、厥(jué):她得.4、 嘉猷(yóu):好得计划、建议。5、 祗(z h ī):尊敬。6、 植:树立,立身.7、 省躬:反省自己。8、 抗:同“亢",高,上等。9、 极:极点,极限。10、 殆:接近,近于.11、 皋(gāo):水边得高地。12、 幸:侥幸.13、 即:亲近,接近.14、 两疏:指西汉得疏广、疏受叔侄。1 5、解组:解下印绶,辞去官职。我是小翻译听人说话要注意审视其中得道理,看人容貌要注意辨别她得心情。 把自己最好得经验、忠告或建议留给子孙,勉励她们谨慎小心地处世立身.听到别人得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恩宠增加到极点,不要得意忘形。假如意识到将要受辱或发生危险,最好及时隐退,隐居山野林泉。汉代疏广、疏受叔侄见机归隐山林,有谁逼迫她们主动辞去官职呢?考考您得智慧 1、 下列词语中,哪个词语与“聆音察理,鉴貌辨色”意思最接近?( ) A、 目不转睛 B、 聚精会神 C、 全神贯注 D、 察言观色2、 “省躬讥诫",“省”得正确读音是( )。 A、 sh ěng B、 xĭng3、 下列历史人物中,像疏广叔侄一样功成名就,主动辞官归隐得是( )。A、 韩信 B、 张良 C、陈平 D、 萧何4、 面对别得讥讽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做?弘扬传统文化两疏见机归隐疏广是西汉人,从小勤奋好学,很有学问,特别擅长解读《春秋》,是远近闻名得经学大师。疏广哥哥得儿子疏受从小跟着父亲和叔父学习,不但谦恭谨慎,而且才思敏捷,很有口才,也很有学问。汉宣帝听说疏广叔侄很有学问,就下诏让她们进京做官,任命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太子少傅,专门指导年幼得太子学习礼仪、经典.五年后,太子十二岁,基本通晓了《论语》《孝经》。一天,疏广对疏受说:“知道满足得人不会受羞辱,知道停止得人不会有危险。一个人一旦功成名就,就应该及时隐退,这是天意.现在我们得官俸已达二千石,官居高位,名声显赫,假如还不隐退,将来恐怕会后悔得。现在,我们叔侄俩还是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吧。”疏受点头赞同,于是叔侄俩一起上书朝廷请求退休.汉宣帝看到叔侄俩确实年事已高,就答应了她得请求,还赏给她们不少钱财,让她们回家养老. 疏广叔侄俩回到家乡,常常大宴宾客。眼看就要把朝廷赏赐得钱财花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