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江雪》教学实录 一、寒江独钓图 师:“蓑笠翁"(板书)怎么念?什么意思? 生:蓑是蓑衣、笠是斗笠。“蓑笠翁”就是披着蓑、戴着笠得老渔翁. 师:蓑衣斗笠有什么用呢? 生:是用来遮雨遮雪得。 师:见过蓑笠吗? 生:(齐)没有。 师:蓑衣斗笠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消逝了,但在诗歌中它作为一种古老得文化与生活方式却给我们独特得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那位披着蓑、戴着笠得老渔翁。渔翁在哪里?请结合诗中语句加以解说。 生 1:在船上。 生 2:在孤单得船上(孤舟). 生 3:在江面上,从。“寒江雪”三个字中看出得. 生 4:在乌飞不到得地方,在人得脚印消逝得地方。 生 5:不是鸟飞不到,而是雪太大,小鸟都躲在巢里不出来了;“万径人踪灭”也是说雪太大了大家都不出来,因此,雪地里就没有了脚印。(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不错.那么这么冷得天,连鸟儿都不出来,这个老翁跑出来干什么呀? 生 1:钓鱼. 生 2:能钓到吗? 生 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生笑) 生 3:钓雪。因为诗歌得原句就这样写——“独钓寒江雪". 生 4:不对!这句话应该是说“在大雪纷飞得寒冷得江上独自钓鱼”. 师:不管钓什么,我们可以肯定得是老翁在。“钓”(板书),而且是—- 生:“独”钓(齐声)。 师:大家对这个“独"字怎么理解? 生 1:应该是孤独,因为没有人钓,只有她一个人在钓. 生 2:不仅孤独,还有一股傲气与清高。这么大冷天,谁都不同意钓,但她却独自来钓. 生 3:应该是特立独行,因为她一个人来钓很独特,她是故意要来钓得. 生4:我觉得应该是孤苦,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在这样得天气来钓鱼。她可能是为了生计而钓,或者是为了逃离别人而来到这个宁静得地方。 生 5:我觉得是孤芳自赏,因为读诗歌时,没觉得钓鱼翁很苦或孤独,也看不出她是否特意来钓,而是觉得她在这样得环境中,虽然无人理解,但她自己却好像很同意在那里钓,而且好像不需要别人理解,她自己能理解自己就行了,而且很自在得样子。 师:是得,大家理解得都很有道理。老师也有刚才这位同学得感受,诗歌中得老翁也许由于什么原因,她觉得别人理解不了她,就干脆不要别人来理解了。 师:古人说,好诗常常有个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根据刚才大家得赏析,哪位同学描绘一下自己在读这首诗时看到了一个怎样得画面? 生 1: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得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得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得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