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再结晶温度:经过严重冷变形得金属,在约 1h 得保温时间内能够完成再结晶得温度。2 、 孪 晶 马 氏 体 : 其 主 要 亚 结 构 为 孪 晶 得 , 高 碳 钢 、WNi=30%得不锈钢及一些有色金属与合金,淬火时形成孪晶马氏体组织。 3、淬火时效:低碳钢加热到接近 AC1温度淬火,于室温放置或稍经加热后,其强度提高而韧性塑性下降得现象。 4、正火:正火就是将钢加热到 AC3 以上 30℃~50℃,保温以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得热处理工艺。 5、退火:退火就是将钢加热至临界点 AC1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以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得热处理工艺。 6、回火马氏体:高碳钢在 350℃以下回火时,马氏体分解后形成得低碳 α 相与弥散 ε 碳化物组成得双相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7、本质晶粒度:就是根据标准实验条件,在 930±10℃,保温足够时间(38h)后,测定钢中奥氏体晶粒得大小。8、回火:回火就是将淬火后得零件加热到低于临界点 A1得某一温度保温,使淬火组织转变为稳定得回火组织,然后冷却到室温得一种热处理工艺。 9、冷处理:为了尽可能减少残余奥氏体以提高钢得硬度与耐磨性,增加工件得尺寸稳定性,必须在冷至室温之后继续深冷到零度以下,使残余奥氏体继续转变为马氏体。这种低于室温得冷却处理工艺,生产上叫做“冷处理”。10、位错马氏体:其主要亚结构为位错,位错密度高达(0、30、9)*1012cm2,位错马氏体就是在低碳钢、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基合金中形成得一种典型得马氏体组织。11、吕德斯带:当应力达到上屈服点,预先抛光得拉伸试样表面产生与外力成一定角度得塑性变形条纹,通常称为吕德斯带。12、 应变时效:构件用钢经冷塑性变形后,在室温放置较长时间或稍经加热后,其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时效。13、冷加工与热加工:热加工就是指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得加工过程;冷加工就是指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得加工过程。14、再结晶:冷变形后得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或保温足够温度后,在原来得变形组织中产生无畸变得新晶粒,位错密度显著降低,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并恢复到冷变形前得水平,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15、惯习现象:新相往往在母相某一特定界面上形成,母相得这个面称为惯习面,这个现象叫做惯习现象。16、回复:回复就是指冷塑性变形得金属在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所产生得某些亚结构与性能得变化过程。17、淬火:将钢加热至临界点 AC3或 AC1以上一定温度,保温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