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黄昏意象

浅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黄昏意象_第1页
1/5
浅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黄昏意象_第2页
2/5
浅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黄昏意象_第3页
3/5
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 ——浅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黄昏意象摘要:在中国古代诗词的中,有很多意象,如杨柳、残月、杜鹃等。黄昏意象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充当抒发文人情感的媒介,并极大地丰富了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本文讲述了黄昏意象的产生及其解读。关键词:黄昏意象 情感意向 古代诗词 “伤时感物”似乎是中国文人与生俱来的感受。文人墨客给予日常生活中所触及到的生生万物以情感,使原本呆滞、无华的事物得以彰显其生命的意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对时间的咏叹从来都是中国诗人最喜表达的主题之一。黄昏作为光明与黑暗的交界点,它不再仅仅是表示一个时刻,而是熔铸了诗人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一种文学意象,是被情感化、心灵化了的审美对象。 一、中国古代诗词中黄昏意象的产生 “昏”是一个会意字,从日,从氐省。“氐”字基地的意思,引申为地平线,两者联合起来就表示太阳下沉,天色愈黑。《说文》中解释,“昏,日冥也”,指的是太阳沉下地平线之际,即日落西山之时。 在古代,“婚姻”的“婚”,本字为“黄昏”的“昏”。《正字通 ·女部》:“婚,古作昏。”在我国上古时期,黄昏与婚姻有很大关系。首先与我国古代“抢婚”风俗有关,黄昏时分天色昏暗,易于行事,书中均有记载,如“娶妇以昏者,当与古代劫掠妇女,趁妇家不备,以昏时为便有关”(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乘马班如,泣血涟如,非寇,婚媾”(《周易·屯卦》),这里将“婚媾”同“寇”联系在一起,说明了当时的婚姻与大盗有极大的关系。其次,上古时代,男女婚娶的时间一般定在黄昏,把婚礼放在黄昏进行,《说文》中有记载:“礼,娶妇以昏时,故曰昏”。《诗经》中“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昏以为期,明星皙皙”的诗句就明显地反映了古人在黄昏进行婚礼。再次,古人与异性幽会,也往往选择在黄昏时分,因为此时人的情感最需要得到慰藉,这是源于心灵的情感需求。 追溯黄昏意向的源头,不得不提及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传统的农业生活中,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先秦《击壤歌》),黄昏时分,牛羊归圈,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宁静恬谧。《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制造了永恒的黄昏意象。诗云: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在暮霭沉沉的黄昏之中,雾气缓缓漂动,天色愈加深沉和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黄昏意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