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利尿剂的治疗策略总结(全文)液体过载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终末期肝病、慢性肾脏病(CKD )和肾 病综合征。而利尿剂是治疗容量过载的基础,然而利尿剂使用的类型根据 患者的个体情况各有差异,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利尿剂的分类与选择目前,利尿剂即可根据利尿效果分为弱效、中效和强效利尿剂;也可 根据作用部位分为髓祥升支粗段、远曲小管近端、远曲小管末端和集 合管三大种类;以及根据利尿剂化学结构分为磺胺类、噻嗪类等。总 的来说,目前共有 7 类利尿剂。虽然,不同种类的利尿剂都能“利尿”, 减少容量,但是它们对于患者的电解质却有不同的影响。医师应根据 患者电解质的状况选择适宜的利尿剂,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风险药代动力学指导给药剂量与频率不同利尿剂的生物利用度相差较大。以呋塞米为例,其生物利用度在 50~60%之间,而其他利尿剂如布美他尼和托拉塞米的生物利用度> 80%。这导致不同类型的利尿剂药品剂量换算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服呋塞米的剂量通常为静脉注射给药方式的 2 倍,而布美他尼的服 和静脉注射剂量则相等。值得注意的是,利尿剂的有效剂量是以尿量 为准。在临床中,液体过载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水肿。这种情况可减 缓服利尿剂的吸收速率,但是不会降低利尿剂的总吸收量。然而, 这将推迟服利尿剂达到其血药浓度阈值。此外,利尿剂与临床反应 之间的曲线关系是 S 型,即对数关系。因此,对于经验剂量或计算后 的剂量无反应的患者,可能需指数级增加药品剂量。然而,当血浆浓 度过高,则可增加利尿剂的不良反应而不增加疗效。利尿剂主要通过 血清白蛋白进行分布的。因此,对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以及肾脏循 环受损的患者而言,利尿剂分布至肾脏的能力有所受损。在临床实践 中,并非所有利尿剂都经过肾脏排泄,有些利尿剂主要通过肝脏排泄。 因此,利尿剂种类的选择需考虑代谢脏器。最后,医师需考虑利尿剂 的半衰期,以确定其服用频率。对于半衰期较短的利尿剂,即大部分 祥利尿剂,可以每日给药 2 次,但通常而言没有必要超过 2 次。因为 大部分患者的睡眠期间,患者钠和水的摄入量为零。特别患者的注意事项1.CKD随着 CKD 的进展,患者钠离子排泄能力减弱。与正常人群相比,CKD 患者对利尿剂的反应减弱,特别是晚期患者利尿剂浓度仅为肾功能正 常人群的10%~20%,这意味着晚期 CKD 患者的利尿剂使用剂量要高于常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氢氯噻嗪通常认为对 CKD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