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I 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失败表型及预后预测的讨论进展(全文)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I 期 NSCLC 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不能耐受或拒绝手术 的患者也可采纳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虽然 I 期 NSCLC 患者预后整 体较好,但仍有约 2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和 失败表型存在异质性,无法被病理 TNM 分期所精准预测。寻找影响 I 期 NSCLC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是实现其治疗由经验到精准的关键一步。准 确预测高危患者,可以为制定手术后或 SBRT 后个体化辅助治疗策略提供 指导,进而提高 I 期 NSCLC的总体疗效。患者的个体相关因素如性别、 年龄、全身免疫炎症指标,治疗相关因素如手术切除原发灶及淋巴结范围、 不同放射线的选择及不同剂量分割模式,肿瘤相关因素如肿瘤影像学信息、 病理学信息及分子生物学信息均与 I 期 NSCLC 的预后有关。文章将从宿 主、肿瘤及治疗相关因素等多方面对 I期 NSCLC 治疗失败表型及预后预 测的讨论进展进行综述。前言原发性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世界发病率为第 2 位和死亡率为第 1位的恶性肿瘤[1]。肺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 83%[2]。21%的患者确诊时为 I 期,其 5 年 生存率约为 73%[2,3]。手术是 I 期 NSCLC 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方式以 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为标准,而对于因年龄较大、合并心脏等基础 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 又 称 立 体 定 向 消 融 放 疗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被认为是标准治疗方法[4]。手术的优势在于可明确 肿瘤病理并进行准确的淋巴结分期,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但作为一 种有创性、开放性的治疗方法,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死亡率要高于 SBRT。 SBRT 得益于物理技术的飞速进展,对于 I 期 NSCLC 的优势在于无创、急 性不良反应少、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较好,但 SBRT 通常于无明确病理和准 确分期下进行,且治疗后肺纤维化易混淆和掩盖肿瘤复发[5]。手术和 SBRT 作为目前 1 期 NSCLC 的两种主要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对于可手术 的 I 期NSCLC,SBRT 是否为手术之外的另一选择仍需大型前瞻性随机对 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