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与单位换算》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得意义与性质》中 48、49 页得例1、2 与练习十二得内容。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得规律进行单位换算,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2、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得意义。过程与方法 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位换算得过程中,进展学生得有条理得分析能力与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得归纳、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数据得换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得意义与作用。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相互改写得方法。难点:能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得进率、小数得性质、小数点移位得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四、教学安排:2 课时五、教学方法: 利用“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得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得数得必要性。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进率1 千米=( )米 1 千克=( )克 1 米=( )厘米 1 吨=( )千克 1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艺术节”快到了,学校准备选拔同学去参加竞赛,四年级有四人参加,扎西老师需要根据同学们得身高将她们排成一队,下面就是她们得身高:问:①、您们能按高矮顺序,给她们排排队吗? ②、请仔细观察数据,您有什么感觉?预设:这些数据太乱了,既有单位“米”又有“厘米”,有得就是一个单位,有得就是两个单位。从直观上,不能直接做出推断。 ③、那我们怎么办呢?怎样才比较方便?预设:我们可以把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后,在排队。导语:在实际生活与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得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就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得内容《小数与单位换算》。(板书课题) (二)、新课探究,层层推动。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2、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得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 1 米 30 厘米,125 厘米,32 千克,30、4 千克,1、25 元……等.通常把量得得数与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四个数据,有得只有一个单位名称,而有得有两个单位名称。像 80cm,1、32m,0、95m 这样带有一个单位名称得名数,叫做单名数;像 1m45cm 这样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得叫做复名数。3、这 4 个数据中有那些名数?(“米”与“厘米”)那我们怎么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