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解读与讨论心得体会20 世纪中期以来的相关讨论揭示:幼儿园教育能否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取决于环境质量和教育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进展。因此,确保幼儿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 2030 行动框架》的主要目标和各国的普遍追求,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法律规范进展的重要任务。学前教育提前完成普及目标,普惠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期盼更迫切、更强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的颁布,无疑将成为质量提升的助推器,对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进展,早日实现学前教育普惠优质的目标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一、《评估指南》引领学前教育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学前教育普及必须要有质量保证。没有质量的幼儿园教育不仅不会对幼儿产生良好的影响,反而可能会对幼儿造成误导,甚至是难以弥补的损害,这是国际理论讨论和实践经验达成的基本共识。正因如此,2025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在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规划目标的同时,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进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欢乐健康成长。”同年,印发的《关于当前进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又具体从七个方面提出了“科学保教”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国家从顶层制度设计上确定了学前教育“普及”与“提高”同步进展的双重任务。2025 年,又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法律规范进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进展的新目标,要求普及必须坚持公益普惠的方向,质量提高必须以“安全优质”为基准。在国家的积极推动下,各地聚焦“普及”与“提高”的双重任务,多措并举一路前行,实现了学前教育的跨越式进展,圆满完成了普及普惠目标任务。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和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孩子们人均拥有玩具教具和图书的数量逐年增多,幼儿园老师的学历水平和敬业精神等显著提高,但科学保教的水平、教育过程的质量和老师的专业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近两年,为了推动保教质量提升,组织了全国性的幼儿园优秀游戏案例遴选和“安吉游戏”试点推广活动,部署开展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治理活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幼小衔接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实践现状也说明,各种专项措施和相关活动尽管有效,但反映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