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

《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_第1页
1/8
《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_第2页
2/8
《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_第3页
3/8
《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 16 个生字,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初步感知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1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1.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给予了它深情。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日,我们将通过《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2.板书课题,看到这个标题你能想到什么?(预设: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想到文章主旨是“思念家乡”;想到李白的《静夜思》。) 3.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 年 8 月生于山东清平。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讨论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讨论所所长等。1930 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 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讨论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等。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生字过关,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 16 个生字) (2)理解新词。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醉其中。 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 离乡背井: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平沙无垠:沙子无边无际。 2.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开篇点题,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第 2~4 自然段):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 第三部分(第 5~6 自然段):离开家乡后,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第四部分(第 7 自然段):照应前文,将思乡情感推向高潮。 三、质疑难点,感悟深情 1.快速阅读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