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详细主要传统节日汇总大全总汇(3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国传统节日(下面有更详细的介绍)节日时间习俗春节正月初一吃年夜饭,放爆竹,帖对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春龙节二月初二烧黄豆吃清明节一般阳历 4 月 5 号左右祭祖扫墓禁火寒食,郊游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端午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七夕节(乞巧节)七月初七竞赛穿针引线中元节(鬼节)七月十五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中秋节(团圆节)八月十五赏月,祭月,吃月饼重阳节(老人节)九月初九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冬至节阴历冬至北方吃饺子,南方吃长线面腊八腊月初八吃腊八粥除夕腊月最后一天全家团圆,喝酒吃美食中国传统节日正月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立春 祭农日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今日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上元 元宵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辛弃疾词《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根据《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 杯曲水之饮。”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阳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