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 中学劳动教育开展活动方案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 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 要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贯穿家 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为贯彻实施《纲要》,特制定以下 活动方案。一、总体目标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 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一)知识目标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 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3. 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4. 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5. 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 信息。(二)能力目标1. 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2. 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3. 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5. 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 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6. 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 特色的素养小制作、小发明。(三)德育目标1. 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人民的正确思想。2. 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 活、进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 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3. 培育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 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 进一步培育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4. 培育良好的非智力素养。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 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究 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 意识。二、主要原则1. 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 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 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养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中才能得到进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的知识和技能。学校、老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 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2. 技术性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进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 育,已成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