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_第1页
1/14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_第2页
2/14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_第3页
3/14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1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枢性协调障碍是由德国学者 Vojta 博士在 1976 年提出的,是早期诊断脑性瘫痪的代名词。多用于 1 岁以内的婴儿,对那些有脑损伤病史,有发育障碍,有中枢性运动协调障碍等临床表现,但又不能确切地诊断为脑性瘫痪,而将来又有可能进展为脑性瘫痪的危险儿,出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而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其实中枢性协调障碍就是脑瘫危险儿. 假如你的孩子 Vojta 姿势反射检查有 1~3 项不正常,属于极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有 7%的可能成为脑瘫儿,4~5 项有 22%的可能,6~7 项有 80%的可能,7 项并有肌张力异常则 100%成为脑瘫。你的孩子“右下肢硬性伸展”是肌张力异常问题,属于手足徐动型的临床表现。 治疗最好的方法是中医治疗为主,配合有针对性地康复训练。假如是在 2~3 个月进行系统的治疗,则有可能会痊愈,4 个月以后进行治疗,痊愈的可能性不大。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病变,假如痊愈后(脑瘫治疗中称为正常化),不会反弹,也不会有后遗症。中枢性协调障碍(CCD)是德国沃伊特(Vojta)博士首先提出的,用于早期诊断脑损伤性疾病的新概念。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中枢神经损伤后,使中枢神经协调作用障碍而出现姿势反射异常和肌张力改变的病症。 正常婴儿对躯体在空间的位置变化具有反应的能力,称为姿势反应性,这种反应性在出生时即已形成,在不同月龄有不同反应,它是通过中枢神经协调作用实现的。姿势反应性异常表示有脑损伤存在,但这些异常表现还不能构成脑损伤的典型表现(如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的诊断条件,而只是这些脑损伤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假如不给予治疗,有可能进展成不同程度的脑瘫,或者没有脑瘫而有神经心理功能发育上的迟缓和障碍。 中-重度的 CCD 进展成脑瘫的比例分别为 80%和 100%。 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有高危因素的小儿极有可能发生 CCD,把符合 CCD 诊断的小儿作为脑损伤儿对待,有利于对脑瘫等脑损伤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使之能得到早期治疗,对减少伤残、提高治愈率有利,为脑损伤儿开辟了一条早期康复的途径。我们的实践结果与国内外学者的讨论是一致的。 一、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表现 ㈠异常姿势 6 个月以内婴儿常见的异常姿势有 1、 头明显后仰,竖头不稳 1-2 个月后的婴儿在仰卧位拉起时,头仍明显后仰; 扶成坐位时竖头不稳,少于 10 秒钟。 2、 下肢硬性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