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企业如何防范职工过早发生职业病

企业如何防范职工过早发生职业病_第1页
1/4
企业如何防范职工过早发生职业病_第2页
2/4
企业如何防范职工过早发生职业病_第3页
3/4
企业如何防范员工过早发生职业病《职业健康监护技术法律规范》(GBZ188-2025)规定了劳动者接触各种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要接受不同体检周期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如接触苯(包括工业用甲苯、二甲苯)作业的劳动者在岗期间 1年体检一次。企业和劳动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接受职业健康体检按说不会再次发生职业病,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职业接触人群中有少部分人由于遗传因素可能对这种或某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别“敏感”,他们在未接触这些危害因素的上岗之前体检时“一切正常”,但在上岗接触这些危害因素后的 1 年甚至几个月内,参加法定周期内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时,却被查出已有确切的职业健康损害,有的甚至已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健康损害,进入职业病诊断程序则即被依法诊断为相应的职业病,致当事工人和企业措手不及,并可能引起当事人和企业的心理恐慌。下面以两例职业病诊断案例为例,谈谈如何合理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的变化,实行相应的措施避开职业病危害发生。低浓度接触也可患病贾某初次从事喷漆作业,而该工作中会接触到职业性有害因素苯。上岗之前体检显示,贾某无职业禁忌证,然而,上岗作业刚满一年,他就感到全身乏力明显,被一家医院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随后,他又到职业病防治院申请职业病诊断,被确诊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准备从事职业性苯作业的人员,只要上岗之前体检中没有发现相应的职业禁忌证,就可以上岗作业(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考执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周期为 1 年。更让人不解的是,企业有着比较严格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环境。根据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书,车间内苯、甲苯、二甲苯所有采样点采样检测结果全部合格。贾某工作的涂装线为封闭式半自动化生产,劳动者有时需要进入生产线操作,须根据相关规定佩戴防毒面具,穿连体防静电服。可见,即使低浓度接触,防范严格,那些对苯特别“敏感”的劳动者从初次接触苯毒物在 1 年内就可能已发生慢性中毒,最短可能只有 3 个月。而现行法定的在岗期间的体检周期却长达 1 年。也就是说,从接触苯(包括低浓度接触)到可认定为慢性苯中毒,再到法定的体检周期接受体检,这期间可能长达 9 个月时间。在这期间机体一旦发生了职业健康损害,由于没能得到及时的监护,损害就可能继续加重、进展。对这部分人来说,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企业如何防范职工过早发生职业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