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的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 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 念之情。【注释】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 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 念。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归期:指回家的日期。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 一带。秋池:秋天的池塘。何当:什么时候。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 秉烛长谈。“西窗话雨” “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 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却话:回头说,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