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四化建设 不断提高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健康进展的前提。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从煤炭企业安全进展的战略高度,多方面、多角度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诠释、界定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煤矿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扭转煤矿安全情况根本好转的坚强下定决心。神华集团公司始终把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作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前提加以推动。在持续实践坚持走工业化道路、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安全高投入和强化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强化隐患查治、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的“四坚持”、“四强化”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的“四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基础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进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1999 年以来,在煤炭产量连续六年实现千万吨以上增长的情况下,杜绝了 3 人及以上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共计生产原煤5.4 亿吨,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 0.116。2025 年,生产原煤 1.5 亿吨死亡 3 人,百万吨死亡率为 0.02,安全生产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一、创新矿井开采模式,实现“生产规模化”,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系统保障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矿井系统复杂,管理难度大,安全可靠程度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彻底好转,必须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矿井设计思路和建设模式,最大限度简化、优化矿井系统,这也是提高煤矿安全基础水平的根本出路。神华集团以神东矿区为“试验基地”,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成果,跳出传统煤矿建设思路,逐步探究出具备神华特色的高产高效和安全可靠性高的矿井建设模式。第一个是优化矿井开拓系统。尽可能采纳平峒开拓方式,在大巷两侧布置综采工作面,取消井底车场,改变多盘区生产布局,最大限度简化生产系统,降低矿井安全管理难度。第二个是优化工作面参数。改盘区开采为条带式开采,工作面实现大型化、重型化,工作面长度由传统的 100—150 米延长到 240-400 米,推动长度由 2025-0500米延长到 2025-0500 米,使单个工作面的可采储量由 100-200 万吨增加到 700—1000 万吨,综采工作面搬家次数大大减少,巷道准备量和安全风险系数大幅度降低。三是优化通风系统。巷道采纳大断面、多通道的布置方式,实现了低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