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实效性讨论【摘要】始自 20 世纪 90 年代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讨论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理念和实践上的差距,一些人对整合课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应遵循的教学原则与应实行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强化整合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以期为实实在在地提高整合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课;实效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讨论与实践正在中小学深化展开。整合课的教学是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学科课堂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物化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养。这一始自 20 世纪 90 年代的课堂教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国家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大奖赛到目前为止就举办了八次,评选出了一批又一批整合优质课,为整合课的深化讨论与实践制造了有利氛围。各省市的整合优质课评比也是一个接一个,由此进一步推动了各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讨论与实践不断向纵深进展,形势喜人。然而,人们除了关注竞赛现场上整合课的轰轰烈烈之外,也注意到了有些地方日常教学中整合课的冷冷清清,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小学,一部分老师及教育工作者对整合课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在有升学任务的班级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充分。为此,本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实效性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现略抒浅见,抛砖引玉,以冀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探讨,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在此,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实效。从整合课的总体教学目标来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是为了在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习者的信息技术素养。学科教学目标要从学科的具体内容与具体要求来看,具体学科不同,其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信息技术素养应当是包括关于信息猎取、加工整理、实际运用在内的关涉信息技术的全部素养。整合课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均是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从课堂教学过程看,整合课的课堂教学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老师独霸讲坛“一言堂”的局面是否得到改观,师生地位有无发生转变;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是否向信息化靠拢;教学信息多元交互是否充分;教学场面是否生动活泼;教育技术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等等。一切行动过程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