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方案为深化贯彻《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展规划( 2025-2035 年)》,进一步推动 本市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 车产业进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结合本市实际,现提出如 下实施意见方案。一、明确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化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 根据国家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适应超大城市公共 交通为主、绿色出行为主的进展需求,推动充换电设施规划格局协调有序、行业 管理法律规范安全,更公平地分享建设成果,更高效地引导资源互补,更友好地开展 车网互动,积极鼓舞企业技术和运营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充电 为主,换电为辅,换电重点在出租车等领域高水平应用,充电以自(专)用充电 为主、社会公用补电为辅,促进充换电基础设施高质量进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设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人、车、桩、网深度融合进展。(二)主要目标。形成适度超前的城市充电网络,到 2025 年,满足 125 万 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全市车桩比不高于 2:1。建立以信息高水平互联 互通、智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健全、统一有序惠及民生为特 色的新型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行业进展“五个转型”。一是从均衡进展转 向聚焦重点。重点推动“僵尸桩”治理、小区充电等难点问题,引导消费者树立 正确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观。二是从建设为主转向建管并重。强化新建小区安装条 件预留等方面管理机制建设。三是从慢充为主转向快慢并重。小区主推目的地慢 充,公共领域提高快充比例。四是从无序充电转向有序充电。加快智能桩推广, 充分发挥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市级平台(以下简称“市级平台”)引 领作用。五是从企业为主转向全社会多方参加。把小区充电桩建设纳入小区更新 改造范畴,同步夯实汽车厂商配建责任。二、加强设施布局统筹协调(一)推动全市充换电设施进展规划制定。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展规划、 停车场站布局和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聚焦城市公共领域、住宅小区、公共服务 机构、专用车辆换电等重点领域实际需求,运用大数据分析,提高布局合理性, 制定全市充换电设施进展专项规划,全面推动城市、汽车、充换电设施协同进展。 制定五大新城充换电设施专项规划,强化重点区域充换电基础设施更高标准建设 布局。(二)加快公共充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