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氨氮达标排放深度改造的探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氨氮达标排放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在探讨污水厂工艺提标改造的同时,针对氨氮稳定达标排放目标提出了建议处理方法。氨氮是控制水体含氮有机物污染和保护水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水质指标。“十二五”的废水减排新增了氨氮,并于 2025 年底成为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项目,我省将原有执行一级 B 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提标为一级 A 标准,“十三五”将根据质量改善需求继续实施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并对总氮、总磷实施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相结合的总量控制。生活污染是氨氮的主要排放源,城镇污水处理是削减氨氮的主要手段,已成为氨氮减排的最主要领域,城市污水脱氮处理有待加强,脱氮形势十分严峻。因此,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需要大幅提高脱氮除磷能力,进行升级改造。我市各级政府对污水综合治理十分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市政污水处理规模和水平使得地区环境保护和改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在全省达到先进水平,要求辖区内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全面提标并严格执行一级 A 排放标准。为此选择我市某一县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采纳膜生物反应器(MBR)新技术作为全地区提标升级改造的示范。1 深度改造的不良因素分析1.1 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对去除氨氮有难度该污水工艺流程为典型的市政污水处理流程,生化反应采纳经典的 A2/O 工艺,污水处理厂水量较小、水质变化较大,污水碳氮比普遍偏低,进水无机悬浮固体普遍偏高,尤其在冬季进水水质恶化的情形下,再加上低水温柔工业废水的影响,要想持续稳定达标尤其是脱氮比较困难。1.2 治理设施和运转过程存在问题就运转过程来说,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不太配套、缺乏深度治理设施,运转负荷率低、运转水平较低,导致无法达到合适的运转状态稳定达标排放,污水处理费征收不足,监管不力等因素也影响实际处理效果。根据现场调研了解情况分析,该污水厂运转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旋流沉砂池分离效率低使细小颗粒的粉煤灰大量夹带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影响活性污泥的活性,最终成为出水氨氮不达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活性污泥沉降性极差影响污泥沉降性能及污泥活性;各级功能性池的水流设计分布不合理造成各生化反应池水流短路,影响生化效果;污泥收集池设计不尽合理无泥水分离作用造成 TP、TN 和 BOD 负荷失调;由于进水量偏少和回流比过大造成系统运转参数紊乱导致 SRT 和HRT 过长并直接影响水温及溶解氧的控制;进水每 3~4 天会出现一次 TN特别高现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