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驾驶员素养对行车安全的探讨引言部分:据统计,全国去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XXX 万多起,造成 XXX 人死亡、49 万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33.7 亿元。交通事故的危害性不仅反映在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上,而且,对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交通事故是当今社会一大公害,必须认真认真的去讨论并实施有效的预防、保护等安全措施。汽车驾驶员作为道路交通的直接参加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心理、生理)素养和熟练的驾驶技术。笔者就此与同仁们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驾驶员职业道德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职业道德是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紧密联系并体现职业特征的道德法律规范与准则。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即反映在行车之前后、行车途中是否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忠于职守;遇有情况是否做到礼让“三先”;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做到及时保护好现场、报警和快速进行处理伤者,使交通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及救死扶伤精神的体现等等。目前,驾驶员中存在的不良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距离超车不成,产生报复心理。有些驾驶员缺乏道德修养,在行驶过程当中,遭遇前车不及时让车的情况,往往会产生报复心理,超车过后故意立即向右驾方向或急刹车,给后车司机吃点苦头,更恶劣的是用车尾碰撞被超车辆以致造成交通事故。2、超速驾驶。超速行驶可以说是目前高速公路上的普遍现象,也是大多数事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十次车祸九次快”,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驾驶员由于某些原因,内心的急躁心理占据上风,为尽快达到目的地,他们刻不容缓、争分夺秒,风驰电掣般地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对前车和后车熟视无睹,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纵然使出浑身解术也无力回天。据中国交通信息网统计,2025 年 1 月至 7月,全国共发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14583 起,死亡 1968 人,受伤21454 人,经济损失 1.7 亿多元人民币。在这些事故中因驾驶员超速行驶而引起的事故占了一定的比例。 驾驶员的超速驾驶,必定会影响驾驶技术,从而对行车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驾驶员对任何一个交通信息的处理都要依次经过住处感知(观察)、分析推断(扒断)、操作(执行)三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错误都会造成整个信息处理过程迟缓甚至失败,速度越高,要求对信息处理的时间越短,感知迟缓、推断错误及操作不当都可能引起交通事故。随着车速的提高,行车视野变窄,驾驶员对道路两侧情况难以看清,感觉就象在隧道内行驶一样,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