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小区)后续管理制度项目建成后,各项目点技术人员不能因项目验收结束而撤走,必须继续对养殖户、场(小区)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养殖户、场(小区)养殖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养殖场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区域内养殖业的进展。各项目点要按法律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制定饲料、防疫、治疗用药、家畜进出、消毒等有关制度,并仔细执行和作好记录。同时加大对外市场的联系,搞好营销网络建设,条件成熟时可与外部营销企业达成订单生产,使区域家畜的养殖早日走上公司+基地+农户的进展轨道。一、组织保障后续管理领导小组。以种草养家畜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为后续管理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政府办、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农牧科技局、县发改局、县国土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供电局、工贸局、招商局、税务局、工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设在畜牧办公区,由分管畜牧办公区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相关单位抽调专人办公。明确各有关项目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二、技术保障(一)草场管理:为巩固和完善种草养家畜项目草土建设成果,促进草土生态良性循环与可持续进展,充分发挥草地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之规定,特制定本1、放牧:必须实行划区、有序轮牧,减轻草场载畜量压力,防止草场退化,确保草场和养家畜的良性循环。2、禁牧:拟定放牧制度上墙,牧草萌发生长初期,严禁放牧,禁牧期发现一次在禁牧区放牧,5-10 元/头只),有利保护草场。3、刈害:牧草旺盛期应及时刈割,及时加工与调制,有利于牧草生长,防止杂草侵害,防止草场过是退化.4、施肥:牧草要适时刈割及时施肥,用量为 7。5 10kg/亩;春秋两季各施肥一次,施用量 10 15kg/亩。5、病虫害防治与监测:仔细填写好监测记录,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二)饲养管理1、分群要合理分群,根据家畜体质状况,分为三群:强群、弱群、患病群。2 补料:应根据白天放牧采食量而定,夜间酌情补料。家畜的补料配方(仅供参考):玉米 67 %、统糠 10%、麸皮6。0%、豆粕 15。0 %、钙粉 0。5%、食盐 1。0 %、碳酸氢钠 0。5 % .饲喂时,粗饲料(干草一按青草水分 80%折算成青草重、青贮秸秆)占 75 80%,配合料占 20 —25%的配比进行补饲。3、饮水:每天收牧入圈后,要供给充足的饮水。4、防寒保暖加强圈舍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要求在入冬前应仔细做好家畜舍门窗的维护工作,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