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企业危险源(点)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对于冶金企业来说,生产、检测、修理、工程技改等方面涉及熔融金属爆炸、煤气中毒、起重损害、火灾、触电、窒息等较大危险因素,点多面广且专业性强,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出现群死群伤的恶性安全事故,因此控制事故就变得尤为重要。危险源(点)的管控,即控制事故的发生的“根源”,而并非待其已转化为安全事故隐患再实行控制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危险源(点)进行辨识和风险分级管控,将设备、工艺、人员等有机地与安全管理结合在一起,提高安全管理和控制能力。使生产、检测、修理、工程技改全过程当中的安全风险达到可控管理,大幅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降低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员工的作业过程安全。1 确定危险源(点)1.1 危险源(点)及风险的定义危险源(点)是可能导致人身损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可能”意味着“潜在”,是指危险源(点)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事故的发生的原因,由于危险源(点)的存在才可能发生事故,与事故之间存在必定的逻辑关系。风险是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损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风险是对某种可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描述,可预见的危险情况是通过危险源(点)辨识而得到的。1.2 危险源(点)的确定识别和确定危险源(点),要组织有实践经验、熟悉工艺流程和设备性能等情况的专业人员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操作人员,从物质、能量、环境、人员操作等方面入手,对工艺流程、设备、动力、运输及存储设施、物质、容量、温度、压力等,对比岗位及操作标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2 运用 lec 法辨识危险源(点)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的时间以及事故的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种作业点的危险指数,并以此推断出危害等级,危险指数:d=l?e?c。其中:l――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的情况;c――事故的可能后果。3 危险源(点)的分级管理控制体系以辨识的 a、b、c、d 级危险源(点)为依据,根据生产、检测、修理、工程技改项目进行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低度风险的风险等级划分。通过对风险作业控制确认级别来保证安全措施的落实和降低事故的发生的概率。等级根据正常生产岗位、检测、修理部位和工程技改项目来划分。3.1 正常生产岗位的风险等级划分指定 a 级危险源(点)为高度风险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