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院CT检查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CT检查质量管理制度_第1页
1/4
医院CT检查质量管理制度_第2页
2/4
医院CT检查质量管理制度_第3页
3/4
CT 检查质量管理制度鉴于 CT 机的先进性、精密性和检查费用昂贵的特点,为了发挥 CT 检查的实效;提高开机率,稳定影像质量;保证准确的诊断结论;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加强 CT 检查的标准化、法律规范化管理。一、CT 检查是放射诊断的一种方法,其管理组织体系应统一归属影像(放射)科管理范围。CT 质量保证、控制和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是影像(放射)科主任。二、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力求良好配合,扫描必须作碘过敏试验,腹部扫描应空腹,检查前服 2%泛影葡胺以减少组织伪影干扰。三、扫描操作管理1.根据 CT 机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具体要求进行操作。2.根据病例检查要求进行摆位和扫描定位。3.严禁重力敲打键盘,一系列的技术操作应做到“轻、准、稳”4.根据优质图影像要求正确选调窗位、窗宽。5.对于选层、加层、扫描定位、窗技术的控制,必要时与诊断医师取得联系并得到指导。6.准确填写扫描条件、层次、硬盘图像存贮号、机器和病人情况并签名。7.密切注意增强后扫描中患者的情况,遇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机进行抢救。四、CT 室环境管理1.扫描室、控制室的温度、湿度应符合 CT 机的规定要求,一般温度控制在 22C±4C,相对湿度 65%以下。2.应装备稳压电源和不间断电源(UPS),接地良好。3.扫描室、控制室保持清洁,换鞋入内,严禁在室内存放无关的物品。室内注意通风、定期消毒和净化空气。五、CT 机维护保养管理1.CT 机的操作人员应持有上岗证。2.CT 机的维护保养应由机修人员或经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进行。3.每周校正 CT 值的准确性,定期作稳定性检测,必要时作状态检测,检测项目见下表。4.机器保养、检修及检测均应详细记录(见附表:)。六、暗室管理1.暗室防光、通风、安全灯的灰雾、室内温度、湿度条件等均符合室内质控要求。2.选择合适的 CT 胶片及与其性能相匹配的显、定影套药。3.选择胶片一一套药一一曝光条件三者最佳匹配的冲洗温度和时间,以保证 CT 影像片的背景密度和组织影像密度均能达标(达标标准见下表)。'相机密度多幅相机激光相机背景密度:Dmax >2.2Dmin<0.15Dmax=2.6〜3.2Dmin<0.15第 9 级灰阶密度:D=0.6〜0.7D=0.7〜0.84.定期对自动冲洗机进行保养及冲洗质量控制的检测。5.按质控要求对显影、定影液性能和水洗效果进行动态质控检测。七、读片管理1.每日由科主任(或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读片。2.讨论 CT 检查病例诊断结论。3.报告由主治医师复签于 24 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院CT检查质量管理制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