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法律规范中心静脉置管(CVC)是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TPN)、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等。【并发症】导管脱出及移位【发生原因】1.无菌敷料面积过小,粘性不够,特别在敷料潮湿后容易脱落,从而使导管脱出。2.在如厕或穿脱衣服时常不慎导致导管脱出。3.患者入睡后,在翻身或移动时无意识拉出导管。【临床表现】回抽血及输液不畅,局部水肿,液体外漏。【预防及处理】1.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2.更换敷料时应注意沿导管向心端揭开敷料。3.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导管的刻度,推断导管有无滑脱。4.加强巡视。【并发症】导管堵塞或折管【发生原因】1.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2.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3.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4.疾病因素:血液呈高凝状态,高血压,肿瘤压迫等。5.长时间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回抽无回血,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远端可出现血循环障碍。若堵塞导管的血凝块脱落发生栓塞,可使受累部位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减退,甚至组织坏死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2.堵管时不能强行冲注,以防栓子脱落。3.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4.采纳脉冲式封管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可防止血栓的形成。5.正压接头的使用。6.防止血液反流,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滴速停止,血液倒流。【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原因】封管不彻底,导致血液回流;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未及时发现,导致血液回流;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临床表现】患侧肢体、颈部、锁骨下皮肤有肿胀痛苦感、紫绀、皮温降低、肩周不适等症状。【预防及处理】拔管:怀疑及诊断深静脉血栓,必须拔除导管。制动:抬高患肢。溶栓:尿激酶,用 25 万 u 加生理盐水 1ml 快速静点 BID,监测血凝。【并发症】血肿【发生原因】L 操作者技术不熟练,定位或穿刺方法不正确,短时间内在一个穿刺点重复多次穿刺造成血管壁破裂,形成血肿。2.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穿破血管壁,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