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肿块体征临床思维腹腔内脏或组织,由于病变而发生肿大、膨胀、增生、粘连与移位,致形成腹腔内块状物而被触及或经特别器械检查而被发现者,称为腹部肿块,简称腹块。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一) 病史询问要点1. 年龄与性别 婴儿多考虑先天性疾病,如肾胚胎瘤或肠套叠;青少年多为蛔虫性肠梗阻或增生性肠结核,中老年要警惕恶性肿瘤;女性要排除巨大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或妊娠。2. 腹块形成的过程腹块生长较快,又有进行性消瘦者,可能为恶性肿瘤;腹部外伤后迅速出现的包块,可能为血肿;时隔较久后才出现的包块,可能为胰腺或肠系膜囊肿,腹块时而增大,时而缩小且伴有痛苦者,常提示空腔脏器的间歇性、部分性梗阻。3. 伴随症状(1)伴发热、寒战、痛苦,多为炎性包块。(2) 伴腹痛、便秘、呕吐,可能为肠梗阻、慢性肠道肉芽肿或肿瘤。(3) 伴消瘦、纳差和发热,可能为恶性肿瘤,特别是肾脏肿瘤。(4)伴黄疸,提示肝胆或胰腺疾病。如为进行性黄疸,平卧时腹痛加剧,可考虑胰腺癌。(5)伴尿路刺激征,可能有泌尿系肿瘤、肾盂积水。(6) 伴消化道出血,可能有消化道肿瘤;有粘液血便,应注意肠套叠或结肠肿瘤。(7) 伴闭经或阴道出血,应除外妊娠、子宫肌瘤或附件疾病。(8) 伴腹水:多见于结核性腹膜炎、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腹膜转移癌、卵巢肿瘤等。(二) 体格检查重点1. 浅表淋巴结特别是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注意淋巴结大小、质地、活动度及有无压痛。质硬、无压痛、彼此粘连不易推动者,往往是恶性肿瘤转移的标志。2. 腹部肿块的部位常与病变脏器部位一致,但肿块过小时不宜被触及,过大时难以确定其起源部位。3. 腹部肿块的特征包括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压痛、搏动及腹部肿块与腹壁的关系。右上腹梨形包块并有弹性者,常为肿大之胆囊;两上腹部肿块表面平滑,质硬而有弹性,下极呈半圆形者,提示肾脏。肿块呈香肠形者,多见于肠套叠、蛔虫性肠梗阻;肿块表面平滑呈囊样感者,可能为胰腺、胆总管、肠系膜、网膜及卵巢等器官的囊性肿物,或腹部包虫病、肾盂及胆囊积水;肿块外形不规则,表面呈结节状而坚实者,常提示为腹腔内恶性肿瘤;肿块上缘境界清楚,而下缘模糊不清者,应多考虑卵巢肿瘤;肿块如未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未蔓延至附近组织时,能随呼吸上下移动者,多起源于肾、横结肠、肝、脾、肾等器官;起源于胰、腹膜后淋巴结及下腹部脏器的肿块,腹主动脉瘤不随呼吸移动;肿块随大量排尿而迅速缩小,尿量减少时则增大,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