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制度1.目的法律规范健康教育流程、合理进行健康教育评估,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得到相应健康知识,积极参加医疗决策和过程,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医患矛盾。2.范围医院科室/部门、员工、患者、来访者。3.定义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4.内容4.1 组织管理:4.1.1 成立健康教育委员会,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及计划的制定。4.1.1.1 健康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为主管护理副院长,副主任委员为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门诊部主任,委员为医务科副主任、护理部副主任、康复科主任、营养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心理科主任、心理医师、内、夕卜、妇产科、儿科主任及护士长、健康教育管理员。(我院自定后更改)4.1.1.2 健康教育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重点讨论健康教育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审核新增健康教育资料、模式,制定健康教育计划。4.1.2 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确保每一个患者得到正确的健康教育评估、实施和效果评价;负责对新入科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负责对本专业范围内的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的选择和确定;负责本病区健康教育的监督。4.1.3 健康教育者要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沟通技能,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提供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者密切沟通合作,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及有效性。4.1.4 护士对患者/家属教育需求、学习意愿、阅读能力、所用语言、宣教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等内容进行评估,记录在《健康教育记录单》。医务人员在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再次评估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记录在病历或《健康教育记录单》,同时要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4.1.5 麻醉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师等进行相应的临床工作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内容的健康教育,记录在《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或病历中。4.2 教育内容:4.2. 1 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教育,健康教育应始终贯穿住院全过程,在查房、知情同意、治疗过程中都安排有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各项:4.2.1.1 住院须知。4.2.1.2 患者权利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