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制度1 目的为使公司对客户的管理法律规范化、有效化,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与工作效力,保证公司稳定、安全的开展生产经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2 客户界定及分类公司客户为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经销商和供应商。客户是企业生存和进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应对客户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根据销售客户价值进行分类,把销售客户群分为:关键客户(A 类客户)、主要客户(B 类客户)、普通客户(C 类客户)三个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客户,应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并建立科学动态的分类管理机制。2.1 关键客户(A 类客户)关键客户是在过去特定时间内业务往来额最多的前 5%客户。这类客户是企业的优质核心客户群,由于他们经营稳健、资质健全,做事规矩,信誉度好,对企业的贡献很大,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值得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该类客户的满意度。对这类客户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指派专门的营销人员(或客户代表)常常联络,定期走访,为他们提供最快捷、周到的服务,享受最大的实惠。(2 )密切注意该类客户的产品所处行业形势、人事变动等其他异常动向。(3)应优先处理该类客户的客户抱怨和投诉,来维持公司良好的信誉和经营状况。2.2 主要客户(B 类客户)主要客户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业务往来额最多的前 20%的客户中,扣除关键客户后的客户,这类客户一般来说是企业的大客户,但不属于优质客户。由于他们对企业经济指标完成的好坏构成直接影响,不容忽视,企业应倾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这类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并由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对这类客户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指派专门的营销人员(或客户代表)常常联络,定期走访,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要给与更多的关注。(2)密切注意该类客户的产品销售、财务状况、资金支付能力、人事变动、重组等异常动向。2.3 普通客户(C 类客户)普通客户是指除了上述两种客户以外,剩下的 80%客户。此类客户业务往来额占企业总消费额的 20%左右。企业应为其提供大众化的基础性服务,或将精力重点放在发掘有潜力的客户上面,使其早日升为 B 类客户甚至 A 类客户。企业营销人员应保持与这些客户的联系。3 客户档案管理客户档案管理是公司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规程,有利于提高公司营销率,扩大市场占有率,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