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_第1页
1/3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_第2页
2/3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_第3页
3/3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2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卡点计算及测卡步骤卡点计算公式:L = KΔL/ΔPK = 21·FL 卡点深度 (米)K 计算系数 (可以从表格中读取)ΔL 平均身长量 (厘米)ΔP 拉力 (吨)F 管体截面积 (平方厘米)钻杆计算系数 K 值表:外 径壁 厚K 值备 注2⅜7.112249API2⅞9.195387API3½9.347491API11.405583API4½10.922745API57.518593API 9.195715API 5½9.169790API10.541898API(3)测卡操作:1)检查井架、绷绳、地锚、游动系统、提升系统等部位是否完好,指重表是否灵活好用。2)将吊卡扣在最后一根下井管柱上。挂上吊环。3)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比井内管柱悬重稍大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一次上提拉力,记为 P1。4)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一个标记,作为 A 点。5)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一次上提拉力 50kN 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二次上提拉力,记为 P2。6)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二个标记,作为 B 点。7)用钢板尺测量标记 A 与 B 之间的距离,记为 λ1。8)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二次上提拉力 50kN 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三次上提拉力,记为 P3。9)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三个标记,作为 C 点。10)用钢板尺测量标记 A 与 C 之间的距离,记为 λ2。11)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三次上提拉力 50kN 时,停止上提。记录第四次上提拉力,记为 P4。12)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四个标记,作为 D 点。13)用钢板尺测量标记 A 与 D 之间的距离,记为 λ3。14)下放管柱,卸掉提升系统负荷。15)计算三次上提拉伸力及三次平均上提拉伸力,单位符号为 kN。第一次上提拉伸力 Pa= P2—P1;第二次上提拉伸力 Pb= P3—P1;第三次上提拉伸力 Pc= P4—P1;平均拉伸拉力 P=(Pa+Pb+ Pc)/316)计算三次上提拉伸的平均油管伸长量,单位符号为 cm。λ=(λ1+λ2+λ3)/317)也可根据两次上提拉力的差(P2—P1)值和相应的伸长量差值(λ2-λ1)求出相应的拉伸力 P 和伸长量 λ 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