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叙事学与电视研究

叙事学与电视研究_第1页
1/51
叙事学与电视研究_第2页
2/51
叙事学与电视研究_第3页
3/51
叙事学与电视讨论 [摘 要]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它已逐渐成为充满活力且风行各地的学术思潮之一。将叙事理论引入电视讨论有助于使电视讨论走出社会学批判的单一模式,不啻是开辟了一条品鉴电视文化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对叙事学理论进展历程的回顾,探讨了叙事学在电视讨论中的可为之处,且进一步以电视新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电视剧作为讨论个案来展示电视叙事讨论的基本路径。[关键词] 叙事学 电视叙事 电视新闻 电视娱乐节目 电视剧叙事学的兴起与电视的叙事讨论迄今为止,我们所熟悉的叙事学通常是指20 世纪 60 年代在结构主义思潮这块沃土上结出的“一颗丰硕的果实”——经典叙事学。托多洛夫、热奈特、罗兰·巴特、格雷玛斯、布雷蒙等老一辈叙事学家以对叙事文本的故事及话语的深度剖析为据点开疆辟土,使叙事学经由法国为轴心辐射至世界各地,成为文艺理论大家族中朝气蓬勃的“新贵”。然而,从思想渊源来看,叙事学的起源亦受惠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及弗拉基米尔·普洛普所开创的结构主义叙事先河。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艾享鲍姆等人为突出讨论叙事作品中的技巧,提出“故事”和“情节”的概念来指代叙事作品的素材内容和表达形式,大致勾勒出其后经典叙事学讨论所聚焦的故事与话语两个层面。弗拉基米尔·普洛普早在1928 年就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民间故事形态学》。书中他首次提出“叙事功能”的概念,即对故事进展产生意义和作用的人物行动。通过对大量俄罗斯童话故事的剖析,他发掘了蕴含在所有故事中的一个共同的叙事结构——由 31 个叙事功能组成的基本模式。普洛普的讨论方法对 60 年代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 世纪 60 年代,俄国形式主义论述的大量引入使叙事理论迅速在西方文艺理论界崭露头角。1969 年托多洛夫在《十日谈语法》中首创了“叙事学”这一名称,使叙事学在法国得以正名立派。他的定义是:“叙事学:关于叙事结构的理论。为了发现或描写结构,叙事学讨论者将叙事现象分解成组件,然后努力确定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1] 以“故事”为讨论对象,找寻“能从中见出世间全部故事的单一结构”是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早在 1966 年,巴黎的《交际》杂志第 8 期就出版了以“符号学讨论:叙事作品结构分析”为题的专集,其中收录了罗兰·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布雷蒙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叙事学与电视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