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64319(11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系部名称城建学部专业班级土木工程 班姓 名学 号 预制桩组:题号 7,设计(A)轴柱下桩基础。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和巩固基础工程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基础工程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形式的基础的设计,进一步理解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设置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培育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尽早进入“工程角色”。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反映了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二、课程设计的内容题目 框架结构桩基础设计一、设计资料1. 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2. 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①号土层:素填土,层厚1.5m,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fak=95KPa。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3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ak=65KPa。③号土层:粉砂,层厚6.6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④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4.2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ak=280KPa。3. 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如表 1 和表 2 所示。4. 水文地质条件①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②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3.5m。5. 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6. 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 30m,宽 9.6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 450mm。柱截面尺寸均为 400X400,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 1 所示。7. 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3所示,该表中弯矩MK,水平力VK均为横向方向。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4所示,该表中弯矩M,水平力V均为横向方向。8.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C30,钢筋采纳 HPB235,和 HRB335 级。三、设计要求每人根据所在组号和题号,完成指定桩型和指定轴线的桩基础设计。对于另外两根轴线的基础,只要求根据所给荷载确定承台尺寸和桩数,以便画出桩基平面布置图。要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