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一年级数学教学〔制定〕精致的课件,激励引导,激发同学求知欲 听讲是同学学习知识很关键的一步。因此,我要求同学上课一定要专心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首先,我选取与同学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制作出精致的课件;其次,在教学上,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另外,我采纳激励引导的方法,只要看到有同学特别仔细听讲,我就适时表扬。一年级的同学都喜爱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某某同学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其他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向他学习。这样同学自然会在课堂上仔细听讲。 除了让同学仔细听老师讲之外,还要激发同学的求知欲。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是很天真无邪的,当老师提问时,都会高高举起小手不停地喊:"我来,我来。'但是当老师叫了其中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就会马上泄气并开始说小话、为所欲为地看书、玩东西等等。此时,我会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仔细!'或是"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想的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沟通评价,同学能逐渐养成仔细倾听〔老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同时让同学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是同学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 引导同学做学习的主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数学很注重思维思索,假如不积极动脑思索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满堂灌,而是通过引导同学去学、去思索所学的知识。如在学习"10 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 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同学一边摆小棒一边思索,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另外,有些小孩在幼儿园就已经学过 20 以内的加减法,每次一说到没学过的内容,他们便很快说出答案。 别以为这些同学已经理解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是如何思索出来的。于是我问他们:"你算得真对,是怎么算出来的?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听吗?'这样一来,很快算出答案的同学就会沉下心来思索如何解释。而关于其他不会算的小朋友我会这样去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都会算那么多算式,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哦,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一来,其他同学也会积极地去动脑筋思索。之后,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同学在互相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成功体验。 2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逐步推行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