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4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专题讲座 如何抓好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进行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育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一种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儿童具备生存和进展的基本素养。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也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更好地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校长牵头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要重视《法律规范》的贯彻落实。 带头学习《法律规范》内容,领悟实质,及时召开班主任、科任老师会 议,组织老师学习,提高老师对《法律规范》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调 动老师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的《法律规范》 教育氛围,为实施《法律规范》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法律规范,我们将《法律规范》挂图挂在教 室前边的墙上,利用晨检时间,组织学生逐条学习;我们还将《规 范》内容扩展,在红领巾广播站中广播。为了提高学生对《法律规范》 的认识,我们进行了《日常行为法律规范》知识竞赛和《日常行为法律规范》 表演赛。只有让学生对某种行为越深刻,他们的行为就越正确、越 主动。 第三,老师要起表率作用。在学校里,老师是促进学生正确行为 的养成和不良行为转变的最合适的人,老师的言谈举止都能成为学 生行为的效仿榜样。因此,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老师不仅要重 视《法律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 自身的良好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让学生去模仿、去学习。二、从生活点滴、小事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三、学校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加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