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三年级语文教学乐于表达 从《语文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关于起步作文着力强调同学习作兴趣的同时,更特别同学的主体体验。当同学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四周事物的观察雅兴,有了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才能提起写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叶圣陶先生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叶老的话显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对三年级的小同学来说,熟悉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化、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带一种水果到校,引导同学通过看、摸、闻、品,透视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实物演示,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将是空前高涨的,虽然他们的收获会有差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索,学会了搜集信息。有了诸多的感受与体验,同学怎能不乐于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呢! 善于积存 积存首先来源于课文内容。"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具体体现,而且很多课文的思索学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学习,认知心理学指出,3~12 岁是记忆最正确期。可见,让小同学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课文能为同学掌握一些好词佳句积存材料,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为了帮助三年级的同学积存语言,提升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同学天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 除了让同学多进行课内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优良的自觉阅读课外读物的学习习惯,〔老师〕也要多向同学介绍一些课外的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时开展读书沟通会、朗诵竞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升同学自觉积存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从生活中去体会,去积存,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样经过长期的积存和内化,同学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碰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会生动起来。 2 三年级语文教学 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落差的一些策略 首先,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要扭转过去只注意抓两头而忽视中间年级的思想。做到低、中、高年级一起抓,骨干老师合理配备。并力求相对稳定,师资条件较好的学校,可执行教学小循环或大循环。三年级的语文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