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和守则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培育小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做人基本习惯、做事基本习惯和学习基本习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人格进展。 二、学习内容 着眼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三、学习途径与方法 (1)以《小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小学生守则》为行为习惯培育的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法律规范训练。 (2)活动育人: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知识竞赛专题活动。 (3)老师言行育人:榜样的激励作用。 (4)课堂育人: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发挥主题班队会,阅读课的育人功能。 (5)阵地育人:利用各种阵地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宣传。集体午会、班队活动、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法律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法律规范的行为导向。(6)多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朝会讲、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法并举,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四、具体教育措施 众所周知,大家有目共睹,当代少年儿童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得天独厚的良好学习环境,他们思维活跃、接触广、见识多,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受到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有宠爱,撒娇、任性、自私、不爱劳动 ,不能刻苦,经受不起挫折,不懂得关怀他人的弱点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和特点,进行日常行为法律规范教育,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逐步形成能力,成为遵纪守法、热心助人、全面进展的合格的小学生毕业生。 (1)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首都,认识五星红旗、国徽、版图、升旗时要唱国歌、立正行礼。 (2)尊老爱幼,友爱同学,热情帮助有困难的人。 (3)尊敬老师、长辈,对人有礼貌。 (4)孝敬父母,听从教导,主动帮做家务。 (5)说话文明,不打扰别人工作、学习和休息,不打架、不骂人。(6)对外宾有礼热情,不围观尾随。 (7)不说谎话,言行一致,知错就改,不损坏公物和他人财物,借东西要还,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交公。 (8)爱惜粮食、学习生活用品,不挑食穿,勤俭节约。 (9)注意卫生,穿戴干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10)严格遵守纪律,按时作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