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主要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知识是集约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企业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保证。安全生产知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安全生产相关规定、有害物质的预防知识和消防知识。一、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安全生产相关知识主要有燃烧、燃烧极限、最小点火能、着火延滞期、闪点、着火点、自燃点、引燃源、爆炸、燃烧于爆炸的转化、爆炸极限、防火防爆措施。1. 燃烧燃烧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化合,同时放出热量和光的过程。气相、液相、固相可燃物质在助燃剂存在的环境中遇到足够的着火能源就能发生着火的现象。着火的发生必须具备三要素(可燃物、助燃剂、引燃源),缺一不可能发生燃烧。即使具备了三要素,但可燃物的量(或浓度)在着火极限(燃烧极限)以外,助燃剂的量(或浓度)过低,或者引燃源(着火能源)不足,同样不可能发生燃烧。2. 燃烧极限燃烧极限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燃烧浓度在特定的范围内的混合气体才能被点燃,这种混合气体中的燃料浓度范围就是此燃料的燃烧极限。燃烧极限又分为燃烧下限(或者火下限)和燃烧上限(着火上限)。燃烧下限是指能够进行燃烧的最低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燃烧上限是指能够进行燃烧的最高浓度。利用燃烧上限和燃烧下限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危险度。危险度是燃烧上限与燃烧下限的差于燃烧下限之比。表达式为:式中 R 燃烧上限;L 燃烧下限;H 危险度。许多文献资料中列有可燃物质燃烧极限的测定数据,利用燃烧上下限的数据可以计算危险度,H 值越大,表示的危险性越大。3. 最小点火能最小点火能(最小火花引燃能或者临界点火能)是指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着火所必需的能量临界值。若引燃源的能量低于能量临界值,一般不会发生着火。当混合气体的温度或压力升高时,所需的临界点火能降低;当混合气体的温度或压力降低时,所需的临界点火能升高。4. 着火延滞期着火延滞期是指从引燃源与混合气体接触开始到出现火焰之间的一段时间。在着火延滞期中,混合气体被引燃源加热,在热能的作用下进行快速的着火反应,一直到着火燃烧。对于同一中混合气体若提高其点火温度,着火延滞期就会缩短。5.闪点闪点是指液体在某一最低温度时,火源使液体上部的蒸汽发生瞬时的闪火(闪燃),发生闪燃时温度就是闪点。将常用物质的闪点、着火点、自燃点列于表中。常 用物质的- 三点”数据物质名称闪点/°c着火点/c自燃点/c对苯二甲酸(PTA)680乙二醇(EG)11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