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如何评价一、教学评价的方式 1 建立同学数学学习的档案袋 用数学学习档案来评价同学学习的数学过程,可以全程、多样、有效地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同学在收集学习数学记录的过程中,会看到自己一天一天积存起来的知识,会看到自己的进步,熟悉到自己的学习怎样就是好的,怎样就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久而久之,这种对优劣的推断能力会指导孩子如何学习数学,如何克服不良学习习惯。在施行过程中体验自我充实、自我完善,逐渐树立自信心。 在建立数学学习档案袋的基础上,〔老师〕可以为同学开拓一方自我展示区域,供同学办个人数学学习记录展览。如开办"个人数学学习成长足迹展',或"学习档案展'等。任何一名同学只要提前向老师提出申请,都可运用那块区域,所展出的学习记录可由自己或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之下〔制定〕完成。 2 给同学二次评价与延迟推断 同学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差异,老师应该同意一部分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因此,老师可以选择推迟做出推断的方法。假如同学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或作业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新学习后再解答。老师可以据此对同学进行第二次评价。这种"推迟推断'淡化了评价的鉴别功能,特别了同学的纵向进展。关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这种"推迟推断'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给同学提供二次评价或延迟推断是保护同学学习信心和热情的有效手段。 二、过程评价不同方式的运用 关注过程,儿童对数学的感受关于今后是否喜爱数学学习、能否学好数学十分关键。因此,过程评价应从第一学期开始,关注全面,关注全程。过程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同学进展的全过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同学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眼于同学成绩和素养的增值。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同学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关注平常,老师要随时随地对同学进行评价。从时间上看,有学习前的预习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从空间上看,在学校应该包括课堂上的评价、活动课的评价;在校外,应有家庭评价和其他活动的评价,要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及时了解同学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行为,使全体同学都达到教学目标。 关注出现,过程评价要防止空泛,老师要采纳多种出现形式,形成清楚的评价轨迹。可采纳个人、小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