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教案(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阁底中心小学 丰顺丹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比方句,积累词句。2.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感受刺猬的聪慧、伶俐。3.通过作者对刺猬称呼的改变,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2.通过作者对刺猬称呼的改变,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一、前测练习、巩固词语1.前测练习: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认识认识吧。你们知道我是教什么的吗?那我们就用语文老师的方式来认识认识。看看哪位同学能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这一段话。2.读得真好!今日我们一起来走进《带刺的朋友》。二、再读课文,知道小刺猬如何偷枣1.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写小刺猬偷枣。那小刺猬为什么要偷这个枣呢?出示课文句子: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读完了句子,你觉得这枣怎么样?(这段话抓住红枣儿的“动态美”“数量多”和“香味”来描写红枣,尤其是比方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枣的样子。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方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2.过渡:这枣是真诱人,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可是枣树那么高,那小刺猬是怎么偷到枣的呢?赶紧到课文里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画上直线吧!3.请同学读相关的句子,读中概括小刺猬在做什么?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凝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那个东西 ,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 爬向伸出的枝条…… (抓住“那个东西”的称呼,板书。“那个东西”是什么东西?现在作者知道吗?为下面解释“恍然大悟”埋下伏笔。并且让学生抓住“爬”,尝试总结出这几段文字写的是刺猬爬树。)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 , 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知道“兴许”的意思,摇晃并不是刺猬的实际动作,而是猜想。找到动词“停”。想想刺猬爬上树枝原来是要摇晃枣树,好让枣子掉下来。)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 那个家伙 就噗地一声掉了下来 。 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抓住称呼“那个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