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你真的懂了?(强烈推举!!)(9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带状疱疹,你真的懂了?(强烈推举!!) 相关疾病:带状疱疹水痘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决定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听过几个不同的人关于带状疱疹的几个不同说法。为了尽量减少文章篇幅,我只把核心观点提炼出来。如下所述:第一个说法是,带状疱疹得过一次就可以获得终生免疫,基本上不会再患了。第二个说法是,有的人没有患过水痘,直接患上了带状疱疹。第三个说法是,水痘-带状疱疹感染的小孩表现为水痘,而假如感染的是成人,则表现为带状疱疹。在对问题进行深化阐述之前,我先对上述三种观点予以否定。第一,带状疱疹是不存在终生免疫的,否则临床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患上带状疱疹呢?第二,之前没有得过水痘的人,也就是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人,他的皮损表现不可能是带状疱疹,而是表现为水痘。第三,皮损的表现究竟是水痘,还是带状疱疹,跟发病时的年龄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假如一个孩子患过一次水痘,机体会获得对水痘的终生免疫,他将不会再患水痘,而假如过了一两年(这种可能性当然很小,我只是举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他不幸再次被感染,则就是埋伏在他体内的病毒被激活所致的,这时就可以表现为带状疱疹,这里所说,没错,只是一个孩子。其实,这些问题,我读本科学皮肤性病学时,也是一知半解的,没有完全弄明白。但是现在工作了,觉得有一些东西非得去问个究竟不可。于是,自己坐下来,开始查询资料。查最新的文献。看最新的观点。我想,任何的学习,没有坐下来的精神怕是不行的。今日,就是想把自己查询资料掌握的一些知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想对于你们深化理解带状疱疹会有所帮助。要深化理解一个疾病,不得不去关注的一点就是它的发病机制。那么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下面几个角度来认识。以下,参考文献: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25 年 2 月第34 卷第 1 期里面的文章--带状疱疹发病机制的讨论进展。先简要地了解一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后面简称 VZV) 的一些基本特征。VZV 有嗜神经性和嗜皮肤性两种特性。首次感染病毒之后,主要表现是水痘和埋伏状态。埋伏状态的 VZV,受到一些诱因的刺激后,发生激活,而大量地复制,进一步在一些周围感觉神经及其所支配的单侧皮节处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红斑、簇集性水疱以及神经痛。带状疱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