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减压装置改炼高含硫的危险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摘要: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原油价格逐年上涨,很多炼油厂开始以常减压装置改炼高含硫原油,期望以此降低成本。然而高含硫原油的炼制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往往造成很多危险事故,不但威胁到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而且造成了特别大的经济损失。有鉴于此,本文对常减压装置改炼高含硫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旨在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希望能为高含硫炼油厂的安全运转提供参考。 关键词:常减压装置,高含硫,危险分析,对策措施 引言 随着原油量逐年减少,其价格也逐年升高,在此形势下,我国不得不从国外原油丰富的市场进口越来越多的原油,然而出于对成本的考虑,这些原油中往往含有很多硫,高含硫原油在进口原油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一方面低含硫原油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其价格攀升,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国内很多炼制低含硫原油的炼油厂开始改炼高含硫原油。而用常减压装置改炼高含硫原油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对高含硫炼制能否安全进行构成了威胁。高含硫炼制过程当中主要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有:炼油、储运设备泄露以及火灾。其原因体现在含硫腐蚀,硫化氢毒性和硫化亚铁等腐蚀产物的自燃等三方面的内容上。本文正是在分析改炼前后原油变化的基础上对三方面的危险因素进行讨论,并从防腐、防中毒、防自燃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1.改炼前后的原油性质对比 常减压装置改炼高含硫前后原油性质存在多处不同,这也是其危险因素出现的原因。常减压装置改炼之前大多采纳的是国产原油,其性质主要有①密度大,从密度上看国产原油大多在 0.86 至 0.98g/cm3,密度大小反应了原油化学组成上的差别,密度大的原油轻油产率较低,因此炼油成本相对较高;②含蜡量高,以我国南海原油来说,其含蜡量达到 30.3%。含蜡量与原油的凝点直接相关,南海原油的凝点高达 45 摄氏度,而大庆原油的含蜡量为 26.2%,其凝点也相应降低为30 摄氏度,新疆低凝原油含蜡量仅有 1.5%,因此其凝点降低至零下 58摄氏度;③粘性较大,因此造成国产原油输送成本较高;④含硫量较低,对装置的腐蚀性较小,炼制过程当中发生中毒以及爆炸、燃烧等意外事故的可能性也较小。 而改炼之后一般采纳的是高含硫原油,其与改炼之前原油性质最大的不同就是含硫量高,一般原油中含硫量达到 1%以上就可称之为高含硫原油,国外进口的高硫原油典型的有伊朗拉万原油的含硫量为1.939%。改炼之后的原油还有一个性质是轻馏分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