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强化我园安全管理,保证全体教职工及幼儿的健康,特制定本传染病应急预案。 一、疫情发生前的预备 〔一〕建立幼儿园传染病领导小组,健全网络。 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好本项工作,制定专项的防控方案;班级、部门及医务室要明确使命,落实任务,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 〔二〕强化思想熟悉,各班级、部门要正确熟悉突发性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三〕和卫生主管部门坚持常常的联系,及时了解传染病突发状况,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医务室人员要掌握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个人防护措施、消毒隔离技术、疫情处置等业务技术,不断提升处理突发性的传染病的应急能力。 〔四〕利用学校宣扬栏、电视、广播和大会开展宣扬教育活动,宣扬预防传染病的科普知识,使全校师生、幼儿了解传染病的特征和正确的预防方法,提升师生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五〕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止疾病的发生蔓延。要抓好幼儿园卫生工作,消除卫生死角,教育幼儿坚持优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后勤部门强化对食堂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定期对教室、寝室、食堂、等人群密集地进行消毒。 〔六〕有一定的传染病物资准备。总务部门和医务室要准备好必要的医疗和防止物品,以应对突发性的传染病发生状况。 〔七〕在传染病发生期间,门卫要严格把好园门关,外来人员未通过许可不得进入校园,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寝室、教室等人员集中区域。 二、疫情的报告与公布 〔一〕疫情发生后的报告 如出现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各班级应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传染病报告时限及程序进行报告,各班发现状况后及时报告领导小组,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园长办公室在报告园防控领导小组后及时向县教育局报告。 传染病疫情公布经园长办公会议讨论,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方可公布。 〔二〕疫情发生后的控制措施 1、我园幼儿及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手足口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入园、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并出示由医院出具的诊断证实才能入园、上班; 2、幼儿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马上到隔离室休息,保健医生马上通知家长带到医院诊治。假如是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马上到医院诊治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马上报告疾控中心并回家隔离,病愈后出具由疾控中心开具的证方可恢复上班。 3、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