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表1(10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石排镇中心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2011 年 2 月 20 日 地 点教研内容经验分享会议室主持人 麦丽明应参加学习人员全体老师教研过程记录一、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 以内数的组成最为大班数学活动的一个重点,主要引导幼儿探究、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应该说是给予幼儿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智力上的潜在能力,帮助幼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促进幼儿思维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我们大班老师由于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一些误区和困惑: ●老师认为组成中的很多关系概念对幼儿来说太难,试图缩小知识内容的范围,减缓“知识”的难度系数,但却造成了数学概念模糊不清或不准确。 ●先观察老师演示材料进行分合操作,得出数的组成规律,后请每位幼儿依样画葫芦操作的现象依旧存在。 ●老师过分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盲目地让幼儿自己去探究、去实践,而忽视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组织操作后的沟通归纳、更不知道怎样帮助幼儿提升概念。在很多时候,采纳一种“放羊”的形式。这些误区让幼儿在学习组成中出现很多的偏差,主要原因是老师本身对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和理念上的偏差。然而数学具有抽象性、精确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且强调必须遵循幼儿思维活动规律和年龄特点。因而老师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教育目标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对于 10 以内组成,老师应先梳理好以下几个问题,这样才能使幼儿对组成之间的逻辑联系有所感受和理解。 二、帮助老师理清数组成的认知结构(知识概念)1、知道除 1 以外任何数都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仍是这个数,体验数的可分性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探究发现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此数的所有组数。3、积极尝试用语言、数字符号概括和表达自己的分合过程和探究发现。4、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关系。5、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比较发现多组分合记录单中哪种分合顺序分得既快又不容易遗漏,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考勤公假 /病假/事假 /石排镇中心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