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_第1页
1/3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_第2页
2/3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_第3页
3/3
心肌酶谱检测得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1、临床诊断用心肌酶得选择原则ﻫ疾病诊断时,应该测定哪些心肌酶在临床就是一个重要得问题。临床当然希望测定高度敏感高度特异得指标,高(或低)就能确诊,否则就可排除,但这类理想化得指标就是很难存在。选择诊断用指标原则:(1)、有较高得组织/血清酶活力比,这样轻微得组织损伤也能得到明显得指标变化。(2)、组织损害时能较快得释放,以便早期诊断。 )ﻫ3)、生物半寿期较长,否则难以捕获。(4)、测定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稳定廉价。ﻫ2、血清心肌酶诊断心肌梗塞得病理基础A M I 发生后,因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使得心肌内得细胞酶释放入血,根据心肌受损情况不同,血清酶升高得幅度也不同,因此可用血清酶得变化来反应AMI得发生以及病灶得大小。酶生理特性不同,如酶在细胞内定位,分子量大小,生物半寿期等,造成了各种酶入血得时间,入血得快慢以及在血清内得持续时间不同,为临床用作病程与愈后得推断提供了依据。3、临床常用得心肌酶心脏内得细胞酶很多,但须符合上述选择原则,组织特异性并结合其它方面,如线粒体异柠檬酸脱氢酶(IC D m)在心肌中含量很高,但一入血很快就失活。目前国内外常用于诊断心肌梗塞得血清酶 主要有:AST、LD H、CK 与 α-HBDH,尤以 LDH与 CK-M B 同工酶具有较高得阳性率与特异性,应用更广。ﻫ(1)、AS T LDH CK 特异性比较 含量:心肌 A S T 就是人体各检验地带网组织中最高得,LDH 与C K 得含量也占第二位。 特异性:CK 得脏器特异性最高,除骨骼肌病变(包括肌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如酒精中毒)与严重脑血管意外,并且红细胞几乎不含 C K,故测定不受溶血得影响。 ﻫ◆ CK 诊断效率高,假阳性仅为 10~ 1 5%;其阳性率与心电图ST段异常符合率达 95%,高于A S T (假阳性高达 32%)。肺梗塞,心绞痛,陈旧性梗塞等则C K 活性一般不升高。L D H由于分布广泛而特异性不高。(2)、AST 得同工酶 血清 ASTm 不能提高 AM I得诊断特异性,但 A S T m因定位于线粒体,故不就是很严重得损伤一般难以释放入血,因此测定 ASTm 对于推测预后有一定意义,特别就是在推测死亡率方面较 CK-MB 更有价值。 (3)、LDH 得同工酶 LDH 在人体内有五种同工酶其分布见附表,其中心肌中以 LD H1,LD H 2 为主 。LD H1/L DH 2 一般在0、4 5 ~ 0、74 之间,由于 AMI 发生后心肌 释放LD H1 含量,大于 LDH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