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执行力的“五有”制度执行力对企业来说意味着生命力,没有执行力,再好的目标、计划都无从实现。执行力意味着生产效率,执行不当,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都无法得到真正的应用,也就无法取得实在的成效。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来说,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才能真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电力生产的“长治久安”。如何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笔者认为,以下“五有”是不可或缺的。1 凡事有人负责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普遍表现是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工作过程当中相互推委任务,出了安全生产事故相互推卸责任。因此,安全生产职责的划分要系统、全面、细致,具备可行性。应以安全生产业务流程的梳理为开端,以流程图的制订为龙头,统筹全局,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安全生产职责要明确到每一级机构、每一种岗位、每一名员工,包括企业一级、工区一级、班组一级。通过安全生产职责的明确划分,避开安全生产管理出现漏洞、脱节和不合理的交叉现象,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这是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基础之一。在安全生产职责的划分中,要注意明确区分“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与“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的职责。普遍存在的误区是:“保障体系”管生产,“监督体系”管安全。在安排生产的过程当中,往往都是由“保障体系”布置生产任务和交待技术措施,由“监督体系”布置安全措施。从职责分工的角度分析,这是不妥当的。根据“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职责分工,“保障体系”在布置生产任务和交待技术措施的同时,必须交待安全措施,“监督体系”对“保障体系”的安全措施进行“把关”,不对的要拒绝,不妥当的要修正,不足的要补充,并负责监督安全措施在现场的执行。并且,“监督体系”对“保障体系”在安全工作方面的监督,不仅包括人身安全,也包括设备安全和电网安全。2 凡事有章可循此处的“章”不是指“明确工作职责的规章管理制度”,而是指“系统化、制度化、流程化的工作标准”,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工作标准,以实现决策的科学化、管理的流程化、操作的标准化,其中操作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是重点。制订完善各级各类工作标准,实现“凡事有章可循”,是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另一个基础。有人认为:安全生产要“以人为本”,人的素养才是最重要的,高素养的人不需要工作标准也能完成安全生产任务,低素养的人有了工作标准也可能出安全事故。表面上来看出了安全事故都可以归结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