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进行德育的教育挖掘教材,钻研教法,进行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常常以数字、图形、文字表达的形式来反映祖国的伟大,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在讲课时要有意识地向同学讲解。例如,在教学《长度的单位》这一课时,我就因势利导地给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长城的总长度为 8851800 米,在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作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困难,难度可想而知,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圆的周长》教学中,讲解圆周率推导计算的时候,就介绍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的事迹,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六位,即 3.1415926 到 3.1415927 之间。这一圆周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使同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史,教育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资源有利于同学养成爱科学、爱劳作的优良习惯。有利于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树立报效祖国,立志建设国家的伟大理想。 把教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进行德育教育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宽裕,乡村孩子的家长绝大部分在外面打工,孩子留在家中无人管束,浪费、攀比等不良习惯特别严重,缺乏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假如仅仅从理论上讲,他们会很难接受。〔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同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在《元角分》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就让同学自己算一算天天花多少零花钱,一个月是多少,一年又会是多少。假如一个班、一个学校、一个县乃至全国的小同学都把自己的零花钱节约下来,可以办成多少大事。 又比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让同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天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结合白色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同学们谈谈我们该怎么办。这样同学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因此老师要常常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让同学自己算,自己想,这样既理解了解答问题的方法,又培育了同学勤俭节约、勤奋学习的合格品质。 2 打造数学高效复习课堂 老师在编制习题存在歧义给同学造成的误区 我们同学天天都要做一些习题来巩固当天学的知识点,这样加深同学对当天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但假如我们在编制习题的时候,命题的语言表达、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