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工伤认定因素界定与分析 摘 要: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利益的必经环节,为维护工伤职工合法的工伤保险利益,有必要将工伤认定基本因素、重要因素和相关因素进行界定与分析。工伤保险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于工伤的认定问题,工伤认定纠纷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受伤情形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上,而工伤认定条件又由若干因素组成。 关键词:工伤认定;界定;工作原因 工伤,又称职业损害,包括因工作过程中突发事故导致的工伤和因工作环境和条件原因长时间侵害工人健康造成的职业病。工伤保险,又称职业损害保险,是指职工因工伤依法获得经济赔偿和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伤保险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于工伤的认定问题,工伤认定纠纷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受伤情形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上,而工伤认定条件又由若干因素组成。依据《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工伤认定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对工伤认定因素进行界定与分析,将有助于工伤认定标准的统一。 一、工伤认定基本要素的界定与分析 《工伤保险条例》第 14 条第 1 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损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构成了工伤认定的基本要素。 对“工作时间”的界定与分析。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工作义务,在法定限度内为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或者生产的时间。工作时间的范围,不仅包括作业时间,还包括准备工作时间、结束工作时间以及法定非劳动消耗时间。工伤认定实践中,对于工作时间的界定,不应机械地仅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工作时间为限,而应尊重客观事实,以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内容的具体性质出发,综合进行推断。如,职工在休假期间回单位操作机器而受伤,是否应认定为工伤?职工在休假期间回单位操作机器,不论是基于单位的指示,还是基于帮助同事解决技术难题等原因,只要是为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在单位正常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内操作机器,就应当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 14 条第 1 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损害”的工伤认定情形。 对“工作场所”的界定与分析。“工作场所”并非仅指操作车间、办公区域等职工直接从事工作、生产的场所,除此以外还应当包括单位的公共通道、厕所等公共场所。工伤认定实践中,工作场所的界定不能仅仅局限于本职工作岗位,假如在用人单位的其他相关岗位上发生因工作原因受到损害的情形,不论是经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