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总结(王月菊)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机修厂机加车间技术总结本人从事机加工作 15 年以上,2025 年获得高级车工证书,多年来在本岗位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解决了不少生产中的难题。在工作中针对备品备件加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本着低消耗高产出的原则进行技术革新,不仅保证了备件的加工质量,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加工炭素厂成型车间沥青泵转子套孔时,其转子套内外圈尺寸公差精度要求较高,转子套外圆的尺寸 Φ157 0-0.04比较容易加工,但内圈尺寸因转子套壁厚仅为 3mm,假如采纳传统的三爪卡盘加紧车削方式,容易出现变形,无法保证内圈尺寸 Φ151 0-0.063公差与套外圆Φ157 0-0.04 的同轴度,零件成品会出现转子套偏心现象,为保证工件质量,设计制作出一种专业胎具,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此项目还获得了分公司“五小活动”奖励。在加工电解塞子杆时,工件比较长,装夹后伸出车床主轴孔后端约 800mm 左右,假如采纳传统的装夹方法,车床主轴转速最高不能超过 250r/min,主轴超过此转速,伸出主轴后端的部分容易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弯,采纳此转速工件的加工质量达不到要求,且生产效率低,为解决这个问题,加工出专用工具,将专用工具固定于车床主轴后端,并随车床主轴一起旋转,对伸出主轴后端的工件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主轴转速也从 250r/min,提高到 900r/min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项技术革新获得分公司技术革新奖励,并在车间内广泛推广。塞子杆零件图在加工电解厂的长螺杆时,工件的直径较小,并且较长,非常不利于装夹,假如采纳一次装夹,加工完毕后直接切断,在车削螺纹时工件中间刚性差,容易变形弯曲,出现让刀现象,同时也容易出现振动,加剧车刀磨损,工件加工质量也无法保证,为解决这一问题,保证加工质量,从如何改善螺纹表面在卡盘中的装卡入手,制作了专用夹具,即可夹紧工件又不会夹伤螺纹,同时采纳调头车削法使工件刚性有了很大提高,加工时先将稍长于工件 1/2 的螺纹加工好,然后调头利用专用夹具夹在工件螺纹中部,夹紧后按已经加工好的螺纹牙型对刀,车削剩余部分螺纹,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长螺杆零件图 在加工混捏机盒盖螺栓时,工件形状不规则,后端呈扁圆形,三爪卡盘难以夹持,用四爪卡盘加工找正费时费劲,经过多次试制,设计制作了专用胎具,将专用胎具装夹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