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十四五进展规划氢能具有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等特 点,对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及助力 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打造全球领先的氢能 产业技术创新高地,支撑市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培 育城市区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建设一流氢能高科技园区,根据《市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进展规划( 2025 —2025 年)》、《市氢能产 业进展实施方案( 2025 —2025 年)》等文件,结合城市进展实际, 制定氢能进展行动计划如下:一、进展目标1. 近期目标(2025-2025 年)(1)产业进展目标到 2025 年,氢能产业实现产值 6 亿元,集聚 1 家以上氢 能产业相关企业,培育 10 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 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达到 1 万台,燃料电池船舶、轨道交通、无人机、分布式能源产业实现突 破,初步形成氢能全产业链进展格局。(2)技术创新目标到 2025 年,形成涵盖氢能产业全链条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 体系,在制氢、氢气储运、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 池汽车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实现燃料电池比 功率大于 4.0 千瓦/升,成本低于 20 元/千瓦,电解水制氢耗能 量低于 4.5 千瓦时/标方。(3)应用推广目标到 2025 年,全省燃料电池车辆(含公交车、乘用车、重型卡 车、牵引车、环卫车等)保有量达到 20 辆以上,燃料电池叉车 保有量达到 10 辆以上,燃料电池船舶保有量达到 50 艘以上,燃 料电池轨道交通车辆保有量达到10 辆以上,分布式发电系统、备 用电源、热电联供系统装机容量达到 1 兆瓦,加氢站 30 座以上。2. 远期目标(2026-2035 年)(1)产业进展目标到 2035 年,形成完备的氢能产业体系,装备制造迈向高端, 全省氢能产业领域国际国内知名的龙头企业超过 50 家,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达到 30 万台,氢能产 业产值突破 50 亿元。(2)技术创新目标到 2035 年,在制氢、氢气储运、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 统、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燃料 电池比功率大于7.0 千瓦/升,成本低于 5 元/千瓦,电解水制氢 耗能量低于 4 千瓦时/标方。(3)应用推广目标到 2035 年,燃料电池汽车(含公交车、乘用车、重型卡车、 牵引车、环卫车等)保有量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