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诊疗法律规范(2025 年版)一帕金森病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一、概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或特发性帕 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是由于黑质变性致使纹状体 多巴胺不足,使多巴胺与兴奋性乙酰胆碱失去平衡,其特征性表 现除 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障碍等运动性症状外,还可伴发精神行为 问题。30%〜80%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精神行为障碍。常见的精神行 为症状包括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 抑郁是国际公认的帕金森病最常伴发的精神症状,其危险因素为抑郁障 碍家族史、既往抑郁障碍发作、女性、早发性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精神 症状。帕金森病伴焦虑的发病率为 3.6%〜40.0%,抑郁与焦虑障碍常常 共存,共病率为 14%,并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之前出现。帕金森病伴 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和妄想的发生率为 16%〜75%,其中幻视 22%〜38%, 幻听 0%〜22%,妄想 5%,其危险因素包括痴呆、认知障碍、高龄(65 岁 及以上)、疾病持续时间延长、睡眠障碍、抑郁、视觉障碍,以及使用 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认知障碍也是帕金森病的常见症状,即 使在帕金森病早期也可有轻微的认知损害,约 30%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发 展成痴呆,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 6倍,与年龄呈 正相关,其危险因素包括帕金森病病情较重(特别是运动迟缓和僵硬)、 高龄、出现幻视等。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焦虑、抑郁症状患者边缘系统[11C]RTI-32 结合率显著下降,提示抑郁、焦虑症状 可能与边缘系统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系统代谢异常有关。帕金森病伴焦 虑、抑郁的机制可能是慢性疾病导致功能损害或心理反应,也可能是左旋 多巴等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引起 5-羟色胺减少的结果,还可能是疾 病的过程(即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受损)或损害累及额叶的结果。 帕金森病所致的抑郁也可能有独立的发病机制,而不是对帕金森病本身的 情绪反应,因为抑郁的严重程度和帕金森病病情无关。(二)精神病性症状重度帕金森病患者易并发精神病性症状,与长期使用抗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有关。帕金森病的严重程度、痴呆、抑郁、较差的视敏度可能是 幻觉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内路易小体沉积、单 胺能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以及视觉空间加工障碍有关。(三)认知障碍尸检讨论中帕金森病痴呆的主要病理相关因素是皮质和边缘路 易体(a-突触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