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根据以上自燃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将防治火的注意力集中在“两巷一线”上。防治自燃发火的对策是:实行综合技术措施,破坏漏风氧化条件,主要实行下述几方面的措施:1、改革巷道布置,必须满足防治火的要求。在设计、开拓、开采和生产技术管理中先把通风、防治火灾作为主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必须优先满足防灭火的要求。并坚持和注意以下事宜: +1317 水平大巷(包括总回风巷)、采区上(下)山、区段集中运输巷(回风巷)全部布置在底板玄武岩层中; +1376 水平、+1317水平的区段进回风巷全部收为直线平行切割;上下分层垂直重叠布置,沿空送巷。这样做除了有利于采区运输、采煤机械化、采场接续、集中化生产、矿压、积水等之外。还有以下优点: ⑴ 煤炭资源回收率高,有利于原煤开采,减少了自燃的隐患; ⑵ 采场几何形状简单、规则,不但减低了通风阻力,同时准确推断高温,发火点的位置和范围,并有利于防止发生自燃现象的目的, ⑶ 有利于自燃的预防和处理。2、+1317 水平集中岩巷的布置方式为“U”型布置,消除了盲巷无风作业区,使岩巷构成了连通管,方便了调压的灵活应用,同时减少了“负压喘息”作用; 将联络巷布置在工作面内侧。使联络巷避开了采场的两端支撑压力区,消灭了高顶氧化聚热发火点,消灭了对相邻区段煤体的破坏作用。13#(C407 上下)分层巷道严格根据要求重叠布置,消除内、外错所带来的隐患。13#(C407 上下)分层巷道施工时,坚持“一次掘透的原则,防止中途停止造成盲巷。3、井下各采掘工作面施工之前,其防灭火系统必须健全到位,防灭火所用的水管必须每隔 50 米安设一个三通及阀门。且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动每隔 30 米必须沿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喷洒阻化剂(氯化钙)。采掘工作面爆破时,必须根据相关规定使用好炮泥和水炮泥。采煤工作面上出口往下 30 米的炮眼水炮泥外剩余的部分必须用炮泥封满填实至眼口。凡无封泥或封泥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且炮眼深度和炮眼的泥封长度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⑴ 炮眼深度小于 0.6 米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别条件下,必须实行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 0.6 米,但必须封满填实; ⑵ 炮眼深度为 0.6-1.0 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⑶ 炮眼深度超过 1 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0.5 米; ⑷ 炮眼深度超过 2.5 米时,泥封长度不得小于 1 米; ⑸ 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封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