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临床路径(2025 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单纯性高位肛瘘的住院患者。一、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漏病(TCD 编码:BWG05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高位肛瘘。(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2025 年制定的“肛瘘临床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诊疗方案(2025 年)”。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临床常见证候:湿热下注证正虚邪恋证阴液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诊疗方案(2025 年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的患者。2.患者同意接受手术治疗,无手术禁忌证。3.合并有混合痔、肛裂、肛周湿疹等肛周疾病,且住院期间需要治疗的;肛门周围皮肤病;严重的肺结核、梅毒;严重心、脑、肺疾病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恶性肿瘤并发的肛瘘;结核性肛瘘、克罗恩病肛瘘等不进入本路径。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别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血沉、C 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心电图、胸部 X 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直肠腔内超声、瘘道造影、盆腔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电子肠镜、腹部超声等。(八)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切开挂线疗法。2.辨证论治(1)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2)正虚邪恋证:扶正祛邪。(3)阴液亏虚证:养阴托毒。3.中医特色疗法(1)中药熏洗(2)中药外敷(3)针灸治疗(4)饮食疗法4.运动康复5.西药治疗6.护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