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膨胀石墨对含油废水吸附性能研究

膨胀石墨对含油废水吸附性能研究_第1页
1/7
膨胀石墨对含油废水吸附性能研究_第2页
2/7
膨胀石墨对含油废水吸附性能研究_第3页
3/7
膨胀石墨对含油废水吸附性能讨论摘要:膨胀石墨内部的孔隙结构使其具备优良的吸附性能,尤其对油类分子吸附效果显著。以柴油和萃取自含油污泥中的油品,配制模拟油田厂区内的含油废水,探究油与膨胀石墨质量比、吸附时间和pH 等条件对膨胀石墨吸附油效果的影响,找出了膨胀石墨吸附柴油的最佳条件:油与石墨质量比为 50∶7、搅拌时间 10 min,无需调节pH;吸附重油的最佳条件:油与石墨质量比为 50∶8、搅拌时间 10 min,无需调节 pH;膨胀石墨对油品吸附符合分配吸附规律。关键词:膨胀石墨;含油废水;影响因素;吸附模型含油废水主要在采油过程当中产生。油田钻井液中含有原油,罐底废水中含有的油主要是重油,其他生产过程当中也会混入原油。我国油田多数已进入三次采油阶段,采出液中含水率在 70% 以上,采出水中含油量平均为 2000~5000 mg/L。含油废水经隔油处理后,含油量仍有 100~200 mg/L,一般用加混凝剂的气体浮选法去除含油废水中以乳化油为主的油类、悬浮性固体及其他胶体物质[1]。在含油废水中,油通常以 4 种形态存在:(1)漂移态:油粒径大于 100 μm 时,以漂移态存在于水中,易于分离;(2)悬浮态:油粒径为 10~100 μm 时,以悬浮态存在于水中,该状态的油不稳定,静置可变成漂移态油[2];(3)乳化态:油粒径为 0.1~10 μm 时,形成乳化液,不易分离;(4)溶解态:少量油会在水中溶解,呈溶解态,其溶解度为 5~15 mg/L。漂移态和悬浮态油易于用物理方法从水中去除,如重力分离法或撇油器可将水面浮油除去,而乳化态和溶解态油稳定性较高,较难从水中分离去除[3]。含油废水中油大多以漂移态、悬浮态存在。天然吸附剂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具备更高吸附量、与合成吸附剂有相近密度、无化学添加剂和可生物降解性等优点[4],但低疏水性会导致吸附剂多微孔结构吸收较多水而吸附较少油,从而导致除油效率不高[5‐6];多数吸附剂需进行加工改性,降低其亲水性,增强其亲油性后,才具备较高除油率。但大多数改性工艺较复杂,不易于大规模推广,需寻找一种制备工艺简便的高效吸附除油材料。膨胀石墨内部的发达孔结构给予其优良吸附性能,对油类分子具备良好吸附效果[7]。王淑钊等[8]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两种方法,探究膨胀石墨对柴油和含油废水的吸附效果,发现膨胀石墨膨胀体积越大,其对柴油静态吸附和对含油废水动态吸附的效果越好;李敏杰等[9]探究膨胀石墨对汽油的吸附效果,发现膨胀石墨的吸附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膨胀石墨对含油废水吸附性能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